诚信为本,市场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...
  咨询电话:400-123-4567

公司新闻

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岳阳市湘阴县基层医疗焕新颜beat·365(中国)官方网站

  beat·365(手机)中文官方网站(通讯员 梁焕鑫 尹理 石茜)12月13日上午8时,岳阳市湘阴县湘滨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门诊外,村民们正等候就诊,阵阵药香从中药房里飘来。

  “这样的情景,很多年没出现过了。”院长韦亚坦言,今年5月县中医院副主任医生吴垠派驻于此,中医科就医群众渐渐多了起来。

  专业人才流失、医疗技术力量薄弱,是基层卫生院面对的共同难题,久而久之产生大医院一号难求、基层医疗机构却门可罗雀的情况beat·365(中国)官方网站。

  如何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?2023年,湘阴县逐步探索建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,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。今年5月,一批县里医生来到乡镇,全天坐诊、带队伍强科室、开展村医培训……这些有效措施让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准大幅提升,老百姓看病更便利。

  “幸亏有杨柳医生坐诊,我的冠心病治疗再也不用跑城区了。”鹤龙湖镇新河村村民陈爹满是感激。

  陈爹口中的杨柳,是湘阴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,今年5月下沉到南湖洲镇,7月底派驻到鹤龙湖镇,当问起为什么愿意下基层时,她毫不犹豫地说,自己想为老百姓做点事。

  为促进医共体内部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,湘阴县出台实施细则,构建人才“下得去”“留得住”“干得好”的长效机制:派出期间下沉医生的基本工资、科室平均绩效以及车补、餐补等福利待遇、基本补助、奖励性绩效等均得到保障,值得一提的是,在评优评先方面也优先考虑。

  “结合帮扶时间、考核结果等情况给予帮扶人员在职务职称晋升、评优评先等方面的优先考虑。”县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说,目前全县共安排3名副高级职称的医师和4名主治医师,分别到7个乡镇中心卫生院,进行为期1年对口帮扶工作,激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活力。

  下沉半年多,杨柳每天接诊量在50人以上,还不定期走访乡村卫生室,开展各类科普活动,将健康送到群众身边。

  “医疗资源‘沉下来’,健康服务‘送上来’。”湘阴县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这种帮扶有效打破了人才流动壁垒,带来的不仅仅是基层医疗队伍能力的提升,更为群众提供了安全有效、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。

  如何让群众在“家门口”能看上病、看好病的梦想照进现实?于基层医疗机构而言,除了“输血”,更要“造血”。

  11月23日下午1时,新泉镇中心卫生院急诊科室,10余名医生围坐在一起,听张四平医生分析急诊案例。

  今年10月,一位村民从高处掉落,心跳呼吸骤停,张四平立马组织几名医生一起急救,进行电击除颤,两轮心肺复苏之后,村民被救活。“新泉到县城要二三十分钟,家属当时都以为已经去世,但是我们没有放弃,抢救过来了。”张四平说,急诊急救是需要丰富临床经验的,如果没有下沉医生牵头,有些病例乡镇卫生院不敢接收。

  张四平是湘阴县康复医院急诊科主任、内科副主任医师、副教授。为帮助镇卫生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,除了让科室医生观摩辅导,张四平每周还开设急诊病例研讨课,专门梳理易漏诊误诊点,汇总后在课上逐一讲解。

  “‘大手牵小手’,结对‘传帮带’,县级医生下沉为乡镇培养了一支不走的专业医疗队。”医院副院长周文涛说,以前存在制度不完善、队伍力量不健全等问题,现在逐步改进,各项管理制度更加规范,且通过不定期下乡走访培训,村级卫生室的服务水平也有质的飞跃。

  变化不止一家。湘滨镇中心卫生院之前因没有科室带头人,加上业务能力弱,群众信任度低,中医科室几乎是“徒有虚名”。以前,医院也尝试派人出去学,但周期长,科室带头人培养难度高。想要请人来,由于基层卫生院条件有限,难以吸引高水平医生,人才即使引进也留不住。

  种种原因下,中医科室很难建立。县级医生下沉后,对中医感兴趣的乡镇医生,跟着学、围着问,面对面交流实践,技术明显提升。“现在中医科队伍日渐庞大,治疗项目除了理疗还有其他,看病的百姓也更多了。”

  翻土除草,拎桶浇水……岭北镇村民张建新干活麻利。眼前这位动作利索的中年汉子,半年前还因消化道问题在长沙住院,经常岳阳长沙两地跑。

  今年6月,从同村人口中得知县级医生王伟文坐诊的消息,张建新抱着试试看的态度,7月转院回家,经过几次治疗后,现在已经康复出院。

  “刚开始来的时候,也坐冷板凳。”王伟文说,以前在湘阴县三医院,每天看病的人络绎不绝,到了乡镇后,寥寥无几,前两个月一度难以适应。

  王伟文一语道破关键——因为距离和医疗技术,岭北到望城十几分钟车程,加上卫生院医疗水平多年跟不上,很多群众选择去长沙看病,长期如此,病人数量每况愈下。

  如何提高群众知晓度、信任度?王伟文说把病人当亲人,用心用情治好病,将他们“拉回来”,通过村民的口口相传,那些“出去”看病的村民又“回来了”。

  “对于群众来说,外出就医也会增添很多经济负担,比如交通费、食宿费、报销比例等。”院长夏兆波说,“县里推行医共体,真是‘连体’又‘连心’,既为医院发展把脉问诊,又方便群众就近就诊,一举多得。”

  不少乡镇亦是如此,以前去外地就诊的村民,现在纷纷选择家门口。“在镇卫生院,既能看得好病,又能节省开支,别提多好哩!”

  “让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,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,是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,也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迫切要求。”下一步beat·365(中国)官方网站,湘阴县将持续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、落脚点,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,筑牢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,全力形成“小病在基层、大病到医院、康复回基层”的合理就医格局。